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防汛抗灾】东川区各单位闻“汛”而动 全力筑牢防汛抗灾安全屏障(二)
[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03 09:09来源: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

近日,强对流天气来袭,汛情严峻。东川区各单位迅速响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积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投入到防汛抗灾工作中。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严防死守,以实际行动全力筑起防汛抗灾的坚固防线。


东川区筑牢抗洪“纪律堤”加固防汛“责任链”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近期,东川区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地质疏松等特殊地形,造成该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防汛压力急剧增加。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东川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积极行动,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责任,为全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防汛关键环节,区纪委监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严查防汛部署是否周密、应急预案是否健全、物资储备是否充足、风险隐患排查是否彻底、应急值守是否到位等。

监督检查组深入辖区各乡镇(街道),采取一线走访督查、与相关负责人谈话、查看防汛工作记录、检查防汛备汛物资储备情况等形式,直插一线了解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并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嵌入式”监督,加强对防汛工作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

为把握汛前“黄金窗口期”,区纪委监委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群体,充分利用“组地联动”机制,压紧压实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主体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对全区水库、水电站、靠山临河地带、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在建水利工程等区域进行隐患集中排查。目前,共排查出风险隐患点121个,已整改完成15个。对未完成的106个风险隐患点,该区纪委监委驻区水务局纪检监察组将持续跟进监督,确保整改到位。

隐患排查过程中,区纪委监委要求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不仅要排查出隐患点,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点能够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加强对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区纪委监委持续传导责任压力,牢牢抓住乡级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包保责任体系,严肃纠治防汛期间擅离职守、脱岗空岗及迟报、不报、漏报问题,把每户群众具体落实到各级干部,确保防汛责任体系无缝隙、全覆盖。


铜都街道积极疏通铁路道口周边沟渠全力保障汛期铁路安全畅通


近日,因连续强降雨,致使辖区铁路道口周边沟渠内淤泥堆积、杂物堵塞,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严重危及铁路安全畅通。为确保铁路安全运行,铜都街道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对铁路道口周边沟渠进行全面疏通,有效处理了因积水引发的铁路安全隐患。

铜都街道积极疏通铁路道口周边沟渠2

经过奋战,铁路道口周边沟渠疏通工作顺利完成。此次行动仔细清理了沟渠内淤泥、杂物,确保排水渠道畅通无阻,有效提升了沟渠的排水能力,为汛期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铜都街道积极疏通铁路道口周边沟渠1

下一步,铜都街道将持续加强对铁路沿线及周边区域的巡查和维护,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对沟渠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障铁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红土地镇闻“汛”而动筑防线多措并举保平安


为应对近期强降雨天气,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红土地镇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防汛备汛工作部署,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责任感,全面压实责任链条,多措并举织密防汛备汛“安全网”,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秉承“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理念,汛期前红土地镇召开1次防汛减灾工作部署会,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兼任双组长。实行班子成员包片区、中层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长包户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秉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则,组织村干部、地质监测员、党员志愿者等,在我镇辖区内对道路交通、户外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从严、从细、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同时对水库、河道、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汛前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以“清单+台账”动态管理模式,确保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截至目前,已投入200余人次、开展重点区域隐患排查7处,按“一点一策”原则制定防守方案,将安全隐患点消除在萌芽状态。

坚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战备底线,储备编织袋、雨衣、雨鞋、应急照明设备、大米等防汛物资,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组织地质灾害点和沿河居住群众开展紧急避险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转移安置,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防汛紧急避险演练3次。

红土地镇闻“汛”而动筑防线多措并举保平安3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汛前宣传教育。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应急广播等,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与防汛知识;线下充分发挥包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作用,按照“三个紧急转移”原则,针对地质灾害点、临坡临崖、沿河住户开展“敲门行动”,进村、进校园开展防汛知识培训讲座,增强群防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

以“1262”精细化预报与相应联动机制为指导开展行动,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值班“在岗、在位、在职、在责”,加强重点区域巡查,保证突发险情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重点加大对降雨天气导致的山体滑坡、围挡倒伏、路面破损、塌陷等问题的协调处置力度,同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下一步,红土地镇将始终保持“严防状态”,以“隐患排查零疏漏、应急处置零延误、群众安全零事故”为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闻“汛”而动,以“迅”应“汛”,用满格状态紧盯防汛重点区域与薄弱环节,抓细抓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平安稳定。


阿旺镇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随着汛期来临,地质灾害防治进入关键时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日,阿旺镇主要领导带队,组织镇自然资源所、党政综合办公室及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排查过程中,通过实地勘查、风险评估、询问交流等方式,重点围绕地灾隐患点受汛影响程度、房屋前后坡体渗水程度、警示标识设置及周边群众避险路线撤离方面,对临崖村居、交通要道、险峻山体等区域进行排查,并结合隐患点的实际情况和危险程度,对通行道路和居民房屋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处置隐患问题。

同时,督促村组干部、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员履职尽责,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拉网式、全覆盖隐患排查整治,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及时上报并立即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同步开展好防范地质灾害入户宣传行动,对隐患点周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升群众主动防灾意识。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阿旺镇将牢记“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的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密切关注汛期特殊天气,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地质灾害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积极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一以贯之地将严实作风贯穿防灾减灾救灾全过程各环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淤泥锁通途   企业担当解民忧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东川区铜都街道奔多公路近日遭遇严重淤泥阻塞,群众出行面临困境。7月1日,昆明回韵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主动担当,组织员工力量全力投入清淤,受阻道路于当日成功疏通,恢复正常通行。

连日暴雨导致大量泥沙裹挟而下,在奔多公路关键路段形成厚重淤泥带,不仅阻碍车辆通行,更对沿线居民生活物资运输造成严重影响。险情发生后,昆明回韵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迅速响应,将社会责任置于首位。公司管理层一早即调集力量,携带清淤工具奔赴现场。员工们顶着泥泞,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采用铁锹铲除、推车转运等方式,对淤积点展开集中清理。汗水浸透工装,泥浆沾满裤腿,清淤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经过数小时紧张有序的连续奋战,公司员工最终将阻塞路面的淤泥彻底清除,奔多公路终于恢复畅通,过往车辆有序通行,受困群众紧锁的眉头得以舒展。“看到乡亲们出行困难,我们企业理应站出来尽一份力。路通了,大家心才安。”现场组织清淤的公司负责人表示。

此次清淤行动,回韵食品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在风雨后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安全畅通的“暖心路”。

来源:云南网、东川区各乡镇(街道)、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