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昆明市东川区首个跨村联营的村投公司举行首次年度分红,碧谷街道13个村集体股东共享分红56.83万元,实现“当年成立、当年运营、当年见效、当年分红”,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出一条“攥指成拳”的新路径。
针对以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土地细碎化、资金零散化、产业散弱化等痛点,2024年1月,碧谷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跨村联营模式,整合辖区13个村(社区)的资金、资源、资产,组建由村民共同持有、村级联合发展、公司独立运营的股份制集体经济实体。首轮即盘活各村“沉睡”集体资金620万元,通过规模化运作破解“单打独斗”困局。
自成立以来,村投公司通过“产业发展+资产盘活”双轮驱动实现集体经济增收。流转村民及集体闲散土地,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造,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在小江干热河谷地带建成连片稻蒜轮作基地772.5亩、粮经轮作基地2142亩,以及蔬菜、蓝莓、鲜花等特色产业园2600余亩,帮助村民增加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同时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公司建立集体闲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投资完善配套设施,盘活冷库1万立方米,购置临街商铺772.9平方米,建设就业帮扶车间,通过市场化招商运营,实现集体资产高效增值。
为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村投公司创新性建立“532”收益分配机制:50%按各村合作社及村民入股比例分红,30%注入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20%用于入股村(社区)干部和管理人员绩效考核。2024年,公司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突破126万元,扣除运营成本及税收后,梅子村、野牛村、营盘社等13个村首次获得集体分红,总额达56.83万元。手握2.75万元分红款的野牛村党总支书记张剑表示:“分红资金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为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让路灯更亮、道路更平、环境更美,使全体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入股资金最多的营盘社区(入股245万元,占股39.51%)获得22.45万元分红。“过去集体资金只能躺在银行吃利息,现在通过入股村投公司,既支持区域发展,又盘活了自身资产。”社区党委书记周平表示,将严格管好、用好、分配好这笔分红资金,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村民福祉。
来源:云南日报 — 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