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严格落实DRG支付方式改革,推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机制,显著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提升医保基金效能,有力促进了区域医疗健康产业营商环境的优化。
精准预付降成本,稳市场主体。
东川区医保中心严格落实《云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管理办法》,主动服务符合条件的东川区人民医院等20家定点医疗机构,安排专职人员测算预付金额,于2025年3月高效线上拨付预付金1701万元。变“事后结算支付”为“事前预付”,有效减轻医疗机构的资金垫付负担和周转压力,确保医疗机构在日常运营中的资金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为医疗机构稳定运营提供强有力保障,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与韧性。
高效管理提效能,提振市场信心。
严控资金使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确保预付金“专款专用”。引入智能审核系统,实时规范诊疗行为,防范基金风险。职工医保基金结余大幅提升,2024年达1178.73万元,较2023年增长416%。居民医保基金超支额骤降94.6%(2024年仅63.84万元);结余额增长22.2%(2024年758.2万元)。改革成效凸显,极大提振产业链上下游对区域医保政策及市场前景的信心。
政企协同优生态,保障市场公平。
强化与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交流会3次,走访30余家次,通过政策解读和需求调研,及时解决企业运营中的痛点难点,为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搭建直接对话平台,保障信息对称,促进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深度合作。同时,完善建立公平透明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预付金“专款专用”要求及配套清算监督机制(年度清算、多退少补;逾期抵扣、司法追缴)。提升政策执行与基金监管的透明度与规范性,减少信息不对称,营造公平、可预期、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东川区医保DRG预付机制改革,通过精准的资金支持、高效的基金管理和透明的政企协作,有效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与风险,提升了医保资源利用效率,显著优化了区域医疗健康产业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东川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