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东川区“空中”手撕小西瓜因为瓜皮较薄,可用直接用手剥皮食用,着实火了一把,以17.8元一公斤售卖,供不应求。
据西瓜的主人,昆明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国金介绍,这个西瓜的来头可不小,不但有东川人的汗水,还有来自上海的全力支持,是沪滇协作项目的结晶。去年和今年,东西部扶贫资金共为这个项目投入了1620万的资金。
项目位于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由昆明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建设智能温室大棚30000多平方米,采用无土栽培,开启了东川现代农业新模式。
走进大棚一看,一个个椭圆形的小西瓜挂在空中,仿佛是神来之作,完全是一个“空中花园”。
赵国金说:“手撕小西瓜是清河生态西瓜的升级品种,这里的西瓜采用了无土栽培的方式,让西瓜长在“空中”,打破了土壤的限制,弱化了土壤中重金属、化学成分、农药残留和有害虫卵带来的危害。”赵国金还介绍,无土栽培并不是没有土,而是采用椰糠、珍珠岩、草炭灰等介质混合而成的营养土,靠蜂蜜传播花粉,合理使用营养液。这个智能大棚里种出西瓜不仅好吃,还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虫子跟病菌对西瓜的危害,大大减少了打农药的几率,小西瓜“喝”的水也是含有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山泉水,含糖量可达14﹪。”
西瓜的种植,采用进口基质和自动化喷淋等栽培方式和技术,每排钢架上端平铺着基质,整个钢架、基质和地面覆盖着薄膜,基质槽连通着营养液输送管道。西瓜生长全程采用自动控温湿度和物理杀虫设施,定植后保持棚内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无论从品相、口感还是产量等方面,都大大优于传统种植的西瓜。“空中”小西瓜采摘园还打破了传统采摘的概念,立体栽培式的设计,采摘过程不弯腰、不脏鞋,变得更加便捷与轻松,且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适合网友们拍照打卡,这无疑是田园生活乐趣与现代农业魅力的完美结合。
大棚实现每年种植蔬菜两茬、水果一茬,达到亩产蔬菜12吨、亩产水果4吨,年产蔬菜1500吨,年产值达600万;亩产水果5吨,年产水果750吨,年产值600万元,合计年产值1200万元。共带动100余户当地村民参与项目生产管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预计年需用工量36900个,可为农户带来超332.1万元的务工收入。同时,公司每年支付洒海村集体81万元租金收入,由村委会用于本村的公益事业发展及特困户帮扶等。
除了资金上的支持以外,该项目还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东川区经作站技术指导,选择上海农科院选育的优良品种示范种植,由陈幼源研究员任首席专家,逐步建立以绿色高效为目标的全产业链栽培技术规范,重点是设施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平衡营养施肥技术等。达到标准的蔬菜水果将由上海佐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全部收购,并参加上海农产品新春大联展,开展“东川名特农副产品”品牌宣传活动。两年来,上海农科院共派专家60余人次到基地对西瓜及蔬菜种植等进行指导。
目前,基地正在对土壤进行消毒,换土等工作,计划9月份开始试种60亩章姬、香野等八个品种的草莓,11中旬即可上市,不断扩大无土栽培的品种,为东川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借鉴。
记者:唐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