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东川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立足工作实际,紧贴广大群众需求,“四点”发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找准“切入点”,拓展便民利民新途径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东川区各级党组织以服务群众、便民利民为目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找准为民办事“切入点”,拓展便民利民新途径,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平。区政务服务局推行“让信息多跑路,办事群众少跑路”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上门”服务,为“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群众办医保、养保等服务上万件;推行公安窗口延时服务,为群众办理延时服务事项100余件;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异地代收代办”,完成169件跨地域办理事项,有效提升办事群众及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区城市管理局大力推动城市脏乱差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小区物业管理质量提升等工作,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以丰源智慧农贸市场为试点,设置引入摊位120个,从源头化解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突出问题,方便市民的购买需求。区公安局打好治安“防控牌”,深化平安校园“警校家”,排查整改涉校安全隐患26次,开展校园法制宣传38次,覆盖3万余师生,组织校园反恐防恐演练6场次,提高校园安全和师生的安全感;组建情指勤督巡逻防控一体化队伍,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提高街面管事率和见警率;强化电诈宣传“防护网”,破获电信诈骗案件7件,抓获嫌疑人27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把握“重难点”,解决急难愁盼出良策
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历史遗留未解决的民生问题,全区各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主动深入到项目建设主战场和工作一线出良策解难题,精准发力把群众的实事办好办实。区信访局通过加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和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针对房地产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高速公路征地、职业病鉴定、生态环保、移民搬迁遗留问题等较为突出矛盾召开了信访事项化解协调会16次,联合接访46批222人次,努力推动问题化解和疏导缓和。区人社局从严从实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倾心为劳动维权者办实事,今年以来,累计排查欠薪隐患8件,涉及农民工41名,拖欠工资50余万元,现追发41名农民工工资45.6万元;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76件,信访转办件68件,为453名农民工追发工资440.5万元。区住建局进一步加大全区烂尾楼的处置力度,按照“一楼一方案”的原则,专人负责、专班推动,明确任务和方案,通过倒排工期和时间,着力推进区内7个“烂尾楼”项目复工续建,切实保障购房者和回迁人员的合法权益。
抓住“关键点”,确保对症下药见实效
始终把效果导向贯穿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始终,从环境、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关键领域抓起,对症下药,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区人社局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共组织输出9批386人到省外务工;通过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5000个,托底帮扶“三无”就业困难劳动力“家门口”上岗;通过建设56个扶贫车间,带动就业7535人;拨付就业专项资金2393.95万元,不断提高全区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稳定性。区卫健局继续推进东川区人民医院整体改扩建项目建设,目前东川人民医院内科大楼改扩建、中医院提质达标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川区方舱式新冠疫苗接种点运营,满足城区广大市民对新冠疫苗接种的需求。区教育局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东川五小新建项目已投入使用,东川一小分校、三中、一幼建设持续推进,通过昆明市中华小学东川学校的“名校领办”,带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安全专项整治”、“餐饮油烟、噪声和建筑工地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热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
建立“结合点”,打造服务群众常态化
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持续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作用,进一步拓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积极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目前,全区66个党组织2651名党员干部参与21个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累积开展活动477次,为群众办实事8766件,推动优质资源进社区,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区农业农村局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上争取资金4522.72万元,全力以赴推进惠农项目实施;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9909.9万元,进一步加大城乡困难群众的纾困解困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拨付村庄保洁市级补助资金233万元和农村户厕改造资金150.6万元,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群众需求,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