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群众、听想法、破难题、找对策、解民忧……”区残联奉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职业道德,紧盯残疾群众身边的困难和问题,把为民办实事贯穿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着力解决了一批事关残疾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急事、揪心事,让残疾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活动成果。
让肢残人士站起来。“装了假肢就能走了,不用拄着拐杖,感谢区残联,谢谢医生,让我站立的梦想成真。”这是一名肢残人装上假肢后发出的心声。“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站起来的机会,不仅改善了我的生存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为我参与社会带来便利!” 区残联于10月31日集中免费为20名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22条,让他们站起来融入社会。
解残疾鉴定出行难题。“要到昆明鉴定,一是找不着,二是会晕车,算了不去了。” 全区精神、智力残疾患者鉴定难的问题一直压在区残联理事会和工作人员的心头。经多方协调,11月20日,邀请了省精神病院鉴定专家到东川为240名鉴定对象开展精神、智力残疾现场免费鉴定。“这回好了,有残疾证么就可以享受残疾优惠政策了,谢谢了!”
让聋人回到有声世界。为了让更多的听力障碍人士能够听到声音,区残联积极向市残联争取助听器验配项目。在前期取型的基础上,12月9日为全区143名听障人员免费配发了145台助听器。“能听见我说话吗?声音大不大?有噪音吗?” “谢谢了,听得着了。”此次验配通过专家筛查、测试、取型,最终由专业的医技人员为他们进行专业佩戴和专业指导。
不让残疾学生输在起跑线上。12月9日,区残联为全区303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每人补助800元;15名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每人补助1500元;218 名普通高中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每人补助1000元,76名中专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每人补助1000元, 25名大专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每人补助2000元, 49名本科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每人补助3000元,减轻残疾人家庭教育负担,不让一个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孩子掉队。补助款项通过银行卡直接划拨到残疾人银行卡上,减少发放流程,缩短发放时间。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暖人心。自2019年9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区残联把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使命,变成残疾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变成涓涓细流温暖着每一位残疾人。得到帮助后残疾人都会发自内心讲一句“谢谢!”,朴素语言表达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之情。
11月20日,慰问20户贫困未就业残疾人家庭1万元解决其临时生活困难;补助20户贫困未脱贫残疾人家庭每户1500元帮助发展生产。
11月底12月初,免费配发免费配送363名残疾人电动轮椅等辅助器具。
12月2日至6日,举办东川区残疾人电商培训免费提升班,培训合格18名残疾人。
12月10日,落实2435名三、四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24.35万元。
初心不变使命不改,为民解困的脚步就永不停止。区残联将持续密切联系残疾群众,继续发挥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让残疾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12月16日至20日,将到乡镇集中筛查符合假肢安装条件的残疾人。
12月18日,将组织发放残疾人特殊临时困难救助76人 9.52万元。
2020年1月13日至14日,将举办东川区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
区残联全体党员干部将一如既往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为残疾人脱贫谋帮扶、就业谋路子、康复谋服务、产业谋发展、生活谋幸福,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