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对政协五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53033号提案的
答复
九三学社东川区委员会:
您们在政协东川区委员会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充分发挥“诚信超市”正向引导效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的提案,已转交我办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7月5日,省委书记陈豪在曲靖市罗平县现场检查调研时明确指示,“罗平县等地建立爱心超市”,把贫困群众自律劳动、善行美德积分兑换实物奖励,激励调动了贫困群众治懒、治脏;勤劳、励志的积极性。这个做法好,要善加总结,广泛宣传”。8月22日市扶贫办组织相关县区到罗平县学习观摩,市办要求各县区立即行动,参考借鉴罗平县的经验。8月30日陈区长对《云办通(2018〕33号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中推广“六小创新”做法的通知》的批示精神,结合东川区实际,于2018年9月18日第五届东川区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9月27日制定出台了《东川区“文明爱心超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东办通〔2018〕118号),文件对目标任务、服务对象、时间安排、实施内容、组织机构及职责进行明确。同时,为确保全区“文明爱心超市”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和区政府副区长担任双组长、区政协副主席和区扶贫办主任为副组长、区属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区“文明爱心超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在区级成立“文明爱心超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具体的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区域内“文明爱心超市”建设、管理和运行工作。区镇村三级要建立“文明爱心超市”管理运行监督机制,负责“文明爱心超市”运营期间的全程监管。10月8日,东川区组织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召开了“文明爱心超市”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东川区“文明爱心超市”的积分评定标准、运行管理办法、积分登记情况、积分兑换流程图、积分兑换商品登记台账等相关知识。后为结合“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开展,“文明爱心超市”改为“诚信超市”,诚信是指老百姓内在素质的养成,也是主题活动的精髓所在。
二、办理情况
(一)“诚信超市”具体内容
“诚信超市”建设工作的主体为各乡镇(街道),日常管理运作由各村(居)委会统筹负责。服务对象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实施内容包括:
1、建设标准。各乡镇(街道)建设“诚信超市”要本着“布局合理、面积适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尽量选址布局在群众满意度急待提高、群众基础薄弱、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诚信超市”用房由各乡镇(街道)自行统筹安排,统一悬挂XX乡镇(街道)“诚信超市”的标识标牌,并对网点用房进行简单实用的装修改造。可灵活利用村(社区)委员会闲置房间和村组活动阵地开办,原则上面积应不少于40㎡,超市内物品要覆盖有粮油类、日用品类、小型电器类、学习用品类等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要件为主,适当布局1—2台洗衣机、电冰箱、液晶电视等大家电,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超市建设要实现“八有”的标准,即:有牌子、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积分标识、有专人管理。
2、物资筹集。按照“乡镇主体、部门统筹、帮扶单位具体负责、社会捐赠支撑”的筹集工作方式,第一批启动建设的乡镇(街道)“诚信超市”物资由各乡镇(街道)统筹安排、购置分配; 后期“诚信超市”物资来源主要由各帮扶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各乡镇(街道)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购买补充。
3、运行管理。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要成立“诚信超市”工作小组,由包村领导和帮扶单位领导任双组长,行政村内“第一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区域内“诚信超市”相关工作;成员以驻村工作队队员为主,也可从村“三委”成员、村组干部、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中灵活选取,具体负责区域内“诚信超市”积分卡管理发放和积分评定工作。
4、积分获得。群众积分的主要渠道为“诚信超市”工作小组检查评分、各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会议、群众自愿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积分。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区域内“诚信超市”工作小组成员对各农户家庭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集中召开积分情况审定会为农户评分、记分,并发放积分兑换卡,农户可持积分卡在“诚信超市”积分商品区兑换相应积分的日常生活用品。
5、积分管理。积分卡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村“诚信超市”工作小组在检查评分后,要在村委会办公楼、自然村内显眼位置及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地设立“诚信超市”积分公示榜,在完成积分检查评分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张榜公布;公示无异议后将积分计入“诚信超市”积分登记表作为商品兑换依据。
6、服务方式。“诚信超市”原则上每周开放2天,村民持“诚信超市”积分卡在诚信超市兑换相应的物资物品;兑换完毕后积分卡收回,在兑换商品登记台账上完成登记并扣减积分。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爱心移动超市服务,对边远贫困山区群众兑换商品安排送货到村。积分卡上每积1分原则上标准抵现金1元,但不能兑换为现金,仅可用积分兑换相应价值的实物。积分在1年内可累计,但在本年度12月30日前必须兑换完成,未兑换完毕的积分券于次年自动作废。
(二)“诚信超市”开展情况
根据东办通〔2018〕118号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积极引导,及时确定各村“诚信超市”建设点。诚信超市建设涉及8个乡镇(街道)121个村(铜都街道31个、拖布卡镇18个、汤丹镇20个、乌龙镇14个、因民镇4个、阿旺镇17个、红土地镇15个、舍块乡2个),共建成121个诚信超市。由区财政统筹解决,每个村诚信超市建设资金保障5万元,共投入605万元。进城集中安置涉及村的诚信超市建设,包括对门山片区、起嘎1、2号地块、洗尾嘎片区,结合区委政法委的五星超市建设进行,由移民新区党工委统筹建设,共投入300万元。目前,“诚信超市”已有包括洗涤用品、清洁工具、烹饪调料等40余类不同品种的爱心商品,已兑换物品折资400余万元。
2019年,每个村诚信超市建设资金保障8万元,121个村共投入968万元。“五星超市”投入资金300万元。目前,资金已经拨付到位。
三、工作成效
通过设立“诚信超市”,在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的同时,更是通过“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通过积分奖励机制,让“爱心互助、勤劳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立了正向的激励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自立,使脱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上下合作、内外协同”式的贫困治理模式。“爱心积分卡”的设立从以往简单的送物资上门,到引导贫困户“赚取”积分来兑换,通过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了解和熟悉、参与公益劳动、积极参加村组会议、参加户代表会、参加“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等,通过“劳动赚积分,积分兑换商品”改变了对困难群众的关爱扶助方式,不变的是对群众的真情,这种转变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贫困户自主努力,改变一部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增强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强化保障,拓宽渠道。拓宽“诚信超市”资金渠道,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群体和个人参与“诚信超市”工作,鼓励支持各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超市建设。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加大“诚信超市”宣传推介工作,尽可能扩大舆情影响,让群众“知价值、懂规则、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诚信超市”这一平台,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以积分形式兑现商品,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提振参与脱贫、主动脱贫的“精气神”。同时,围绕“六净四整洁”(院内干净、卧室干净、客厅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卫生干净和庭院整洁、卧室整洁、客厅整洁、厨房整洁)的要求,通过农户庭院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促进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观,为创建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如有不妥,请给予批评指正,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