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美丽东川
和谐铜都 羽翼渐丰
[作者:铜都街道办事处发布时间:2016-12-07 15:57来源:中国东川]

1



系列报到之五


       太阳初升,包子笼屉雾气氤氲满屋,面馆葱花切好摆桌待客,十字路口行人脚步匆匆,歇了一夜的城市,在清晨活力中醒来。车水马龙,日复一日,牯牛巍巍依旧,石板房静默如初。2005年6月,由原绿茂、碧谷、新村、姑海四个乡镇合并成立铜都镇,2011年4月撤镇设街道。铜都街道,五年,一个刻度,一个新里程。

  “三美东川·创业铜都”,打造三美东川,铜都毅然先行。紧扣“六区”发展定位,围绕 “一区三带四片九纵”区域发展布局,抓实脱贫攻坚、安全稳定、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指标考核、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纪律作风、党的建设九项工作,铜都街道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全街道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打造富强铜都、文化铜都、美丽铜都、和谐铜都、生态铜都、先锋铜都。

  2017年是铜都街道“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铜都街道紧紧抓住城市转型发展、功东高速、东倘公路、东格高速、金东大桥、“一带一路”及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等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加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宜居宜商宜游铜都,为东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产业夯实厚积薄发


  

铜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刘中杰介绍,铜都街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充分利用街道独特的区位、地理、资源和交通优势,推动街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6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6498.6元,同比增长13%。截至10月,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个,开工项目3个,在谈项目1个;完成包装项目1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242亿元,非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380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37亿元,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8217亿元。

  狠抓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大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2016年,供应良种13.1吨,播种粮食作物58750亩。农技推广形式多样,采取现场和以会代训等方式,举办各种培训班,主动联系指导渔业示范户,辐射带动150户渔业养殖户,水产产值达374万元。

  积极落实畜牧养殖扶持政策,为5556户建档立卡户发放鸡苗;完成牛品种改良、猪种改良、羊品种改良;完成人工种草面积9000亩,培育规范化、标准化养殖企业20户;开展疫情防控,抓好春秋动物防疫工作,肉食品、活禽检疫率100%。全年大牲畜存栏16867头,出栏3500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5852.9吨,禽蛋产量1800吨。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品牌,并注册商标,二维码识别。围绕“9531”产业发展布局,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铜都脱贫创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品牌、特色主导产业,打造“花果之都、生态之都”。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


  

  铜都街道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企业对接项目,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出台《铜都街道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16年铜都街道共有重点建设项目10个,其中,大江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养殖、物流综合大楼建设、三江口布依农庄(二期)已完成建设目标任务,其他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

  铜都街道在大寨投资548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覆盖面积4200亩,新建沟渠8公里,输水管道4.3公里,道路硬化1.9公里,修机耕路1.8公里,新建500立方米水池1个,实施高产玉米推广种植800亩,科技培训500人;在龙潭社区四组、五组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二期项目,覆盖面积200亩,新建沟渠为三面光沟渠1750米。积极配合完成紫牛村引水管道延伸工程和块河、梨坪、龙洞三村引水工程前期工作,解决4个村的生产生活用水。

  结合街道实际,做好创业培训和富余劳动力劳务培训,加强劳务信息收集与发布工作,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和增收。今年共举办5期现场招聘会,提供90家企业2510个就业岗位,发放招聘资料5000余份;完成引导性培训6130人,技能培训1447人,就业3072人,新增转移就业1480人,累计新增转移收入2373万元。

  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扎实开展“控辍保学”、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5%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100%。

  计生工作顺利推进,街道已婚育龄妇女274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5%。奖励扶助工作中,申报、高考加分44人;申报特别奖励扶助金117人,申报部分养老生活补助193人,申报失独家庭一次性抚慰金5户;申报独生子女低保家庭奖励1965户;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独生子女家庭1309户2513人,独生子女户1059户2009人,“双女绝育”户265户504人。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检查;与51家用工单位、366家出租房产权单位个人、11家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签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铜都街道共有城市低保户9207户16648人,月发放保障金584万元;农村低保户5589户8050人,发放低保金114.898万元。完成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目标任务,满60岁以上城乡居民有11281人,已领取基础养老金;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3275人(城镇28124人,农村65151人),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共发放临时救助123人22.1万元;优抚医疗救助18人1.38万元;为190名老大队干部、离职村居干部发放补助金57.52万元;发放铜都关爱资金197人20.04万元;发放五老建房3户6万元;发放因灾民房倒损生活救助22户3.6万元;发放80—89岁1411人、90—99岁122人高龄老人补助金101.09万元;百岁老人1人,发放高龄老人补助金3000元。为1500户贫困家庭共发放大米40吨,为240户贫困家庭发放棉被100床、衣服80套、棉衣60件。

  基层文化建设持续推进,铜都街道50个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已全覆盖,共接待群众5000余次,借阅图书2000余册;组织文化惠民进村(社区)文艺演出10场;组织舞蹈、技能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500余人;以“杏花春雨、转型发展”为主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全面展示铜都特色和产品,成功举办第一届紫牛杏花春雨文化节、东川美食文化节、布依族“六月六”丰收节、李子沟开花洋芋节、九九“重阳节”活动。

  


城市管理勇担重责


  

  东川城区属铜都街道范围,管理归于铜都街道城管中队,城区是会客厅,环境卫生尤为重要。

  铜都街道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将单位、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大力开展以“城中村”、占道经营、农贸市场、“七小行业”、老旧居民区等为重点的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四创两争”工作。从今年1月起,增加环卫工人工资,极大地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清扫保洁工作一天三次,全天保洁。

  严格按照“冻结存量,杜绝增量,长效控制”的原则,开展违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共查处违法违规建筑450件,下发停工通知书70份,下发自行拆除通知书70份,下发强制执行告知书430份;接群众来电来访200余件,回访答复率100﹪。联合区住建局、公安、农机、运政等部门组织了60余名执法人员在城区范围内设置5个卡点,对运输建筑材料车辆进行检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施证照通行制,对违规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做到严防死守。

  


安全维稳共筑和谐


  

  围绕“省级平安先进县”“省级无邪教先进县”的创建,铜都街道开展“七对一”帮扶工作,即七个人对应一个邪教人员,这七个人包括党政挂钩领导、站所长、村社负责人(书记)、小组长、网格员、志愿者、乡村医生。

  同时,全力依法打击处理各种邪教组织和违法宗教活动,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有效遏制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得到有力控制并呈下降趋势。

  强化网格化布警建设,在辖区重点单位、地段及重点区域安排民警执勤,加强巡逻防控,加大市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对辖区内出租房、娱乐休闲场所、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开展专项清查、治理,从源头上防止各类刑事案件的发生;对256名两劳人员、319名(累计接受)矫正对象、316名吸毒人员进行稳控和帮教。截至目前,共调解纠纷948件,成功932件,成功率达98%;对来信来访群众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应,来信来访办结率达100%。

  铜都街道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狠抓安全宣传教育和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环保大检查和专项治理。连续4年以户为单位,为村民购买火灾保险;为村(村改居社区)“三委”副职以上干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摆放展板,刷写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设立交通安全检查点。对辖区范围内的7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制定了相应的“一点一案”,责任到人;组织各村(社区)干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涉矿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共200余人进行学习培训,并发放《铜都街道地质灾害隐患通知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74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448份。

  


生态建设纵深推进


  

  铜都街道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防控机制,精心组织开展护林防火工作,继续实施禁牧政策。成立2个森林防火督促检查小组,分别由纪工委书记及人大工委主任担任组长,对各村(社区)护林员、临时护林员以及封山守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督察。投入资金8万余元,给150名护林员及两辆森林防火巡逻车配备GPS卫星终端、便携式扩音器;投入资金5万余元,印制防火宣传材料、防火马甲、彩旗、布标;投入资金24万元,对林下及后山主要道路两侧进行易燃物清理。

  利用赶集天等群众相对集中的时间点,以及“文艺进社区”“文化三下乡”等活动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全年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70000份,刷写和悬挂防火标语12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80余张,插放森林防火五彩旗1500面。安排应急扑火队员及两辆巡逻车辆,每天到容易起火的荒山、林地、乡村公路进行防火宣传和巡查,设置7个进山火源检查点和宣传点,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入山登记及森林防火宣传。

  深入推进“生态接力棒”工程,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和“创森”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创立《铜都街道“生态建设接力棒”和城乡园林绿化“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坚持凡会、凡重大活动必植树。积极努力完成区林业局下发的各项造林任务,完成2016年度荒山造林3500亩;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预整地1291亩;完成区级下达的封山育林工程3000亩;完成苗圃基地建设200亩;完成云南松小蠹虫病虫害防治1500亩,核桃病虫害防治6000亩。

  至此,“三美东川 铜都先行”系列报道完结,篇目虽止,铜都仍行。本报将持续关注东川铜都街道,见证铜都之美、铜都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