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后花园——乌龙镇
这里是东川人的“米粮仓”
这里是东川人的“休闲地”
这里是东川人的“农家乐”
这里是东川人的“后花园”
乌龙全貌
乌龙镇位于东川城区西南部,东临铜都街道办事处,南接阿旺镇,西和红土地接壤,北与汤丹镇为邻,镇政府所在地距东川城区24公里,国土面积134.39平方公里,镇内最高海拔2676米,最低海拔1089米。
乌龙原名五龙,因原乌龙坝曾有五个龙潭(即黄龙潭、白龙潭、大黑龙潭、小白龙潭、大龙潭)而得名,清初渐演变为乌龙, 2005年11月乡镇机构改革,将原新田乡的大水井、瓦房两村划归乌龙,设乌龙镇人民政府。
乌龙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工业污染,被誉为东川“后花园”、“米粮仓”,是东川典型的农业生态乡镇。乌龙环境优、区位好、人气旺,具有“东为铜都后花园,南为两区大通道,背靠红土轿子山,面向主城共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
乌龙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有古朴壮观的夫妻树。生长于海拔2200米的乌龙镇园子村,高50米,“夫树”胸径3.65米,“妻树”胸径4.32米,两树冠宽30米,枝叶相交、遮天蔽日、二树成林、蔚为壮观。
夫妻树
有省级重点工程坝塘水库。占地面积2500多亩,蓄水量1840万立方米。库区距离东川城区5公里,工程取用水源为小江支流小清河山涧河流,水源发源地为海拔4344米的轿子雪山。库区周边已种植大树杨梅、冬桃近2200亩,随着东倘公路的修建和“杨梅节”的举办,坝塘已成为东川山青水秀、山水相依的生态园、农家乐、休闲地。
坝塘水库
有前往红土地必去景点月亮田。乌龙镇下辖大水井村是前往著名旅游景点红土地的必经之路,村内有月亮田景点摄影点,月亮田也叫水坪子,距东川约12公里,是周围仅有的一片可以种植水稻的梯田,春天可以拍摄到梯田灌水后的景象,秋天则是一片金黄。东川红土地属高山峡谷类地貌,“月亮田”境内山岭纵横交错,出峦起伏,红土丘陵一望无际,为旅游业开发提供了较好条件。
月亮田
有东川境内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乌龙清真寺。乌龙清真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年(1854年)曾遭焚毁。现存寺主体建筑重修于清宣统末年。寺座西向东,土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群。分前后两进,由叫拜楼、大殿、南北讲堂及天井耳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东川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寺为东川境内现存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唯一清真寺。
清真寺
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大院。马家大院建成于1917年,座西向东,为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群体,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体由牌坊式大门、正厅、四合阁楼厢房、五合天井及耳房、南北碉楼组成,呈正方形平面布局,历史上因人为拆毁,部分天井、耳房及园林今已无存。南北碉楼极具特色。4层,攒尖顶,方形,高大坚固。筑有观察、射击、火炮孔,底层为储藏室。楼体高14米,墙厚约1米。时至今日,住宅为东川保存完好且为数不多的民国初年建筑,2002年5月23日东川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2012年,乌龙镇依托马家大院建设红土农耕文化博物馆。
红土农耕文化博物馆
乌龙境内林果资源丰富。
3200亩酿酒葡萄。自2009年起,乌龙镇在水井村、碑棋社区、坪子村种植酿酒葡萄3200亩,据区农业局统计,2014年全区供应酒厂葡萄294.4吨,共实现产值109.62万元。其中:乌龙镇产量161.8吨,占全区总量的54.9%,产值56.62万元,占全区的51.65%。
4.2万颗优质梨。乌龙水井村由于生态好、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很早以前就以种梨闻名被誉为东川的梨村,全村近2万多棵可产梨500多吨,个大、多汁、口感甜、色泽好,品质远近闻名。
万颗优质梨
3000亩大树杨梅。自2006年以来,乌龙镇在坝塘、马店、土城、园子等村栽种3000亩大树杨梅。乌龙由于生态好、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大树杨梅早熟、个大、多汁、口感甜、色泽艳,品质远近闻名,名气越来越大。
大树杨梅
4.6万亩早实核桃。乌龙镇以治理水土流失、修复生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将生态治理整合纳入核桃产业发展,结合木本油料林发展,在项目地发展核桃,截至目前,共种植早实核桃4.6万亩,为乌龙打造“核桃之乡”注入新的动力。
330亩蓝莓。由昆明红土地蓝莓种植有限公司在乌龙镇跑马村投资的330亩连片蓝莓产业化种植项目已经初显规模。89000株蓝莓苗基本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公司计划启动第二期蓝莓连片种植,预计再投资加种400亩。
乌龙后花园玩场多。
“赛牛节”。为进一步加快新区发展,发扬好乌龙宰牛饭的传统特色,提升牛文华、壮大牛产业,依照“热烈节俭、规模适度”的原则,自2013年起,东川乌龙“赛牛节”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赛牛节”,向全区人民和区外游客展现乌龙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牛”文化。
杨梅节。为打造杨梅品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经请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自2015年至今,乌龙镇举办了两届东川“乌龙杨梅节”,节日以“乌龙特色展示、“梅”来眼去、农特产品展销、乌龙杨梅探宝为系列活动。
杨梅节
品尝味美香浓的牛干巴。当地广大回民精心饲养,采用传统的回族手工腌制而成的牛干巴,具有色泽鲜润,味美清香,回味悠长,便于贮存、携带,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乌龙牛干巴
享有盛名的“乌龙米”,饭清香、柔软而韧,色泽口感俱佳。
乌龙香米
截至目前,乌龙镇山区林地面积84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7.3%;丘陵林地面积24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6.1%,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7%。乌龙已于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生态乡镇,2015年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已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已上报环境保护部复核命名。
在这里,我们有最新鲜的空气;
在这里,我们有最放心的水源;
在这里,我们有最安全的食品;
在这里,我们有最生态的美景;
在这里,我们有最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美丽的生态乡镇——乌龙!
好山好水好生态,宜居宜游后花园,乌龙人民将携手共享这一片碧水蓝天!